博士後研究員

博士後研究人員是一個介於博士學位完成與正式職業發展之間的階段。博士後研究人員會在大學或專業的研究機構中工作並與資深的教授或研究員合作,進行更為專業化的研究。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博士所學知識的延伸也是對新領域的探索和發展。通常會參與或領導具體的研究專案,深入調查某一特定學科的問題,並且對於研究過程的設計、數據的收集與分析、以及最終的結果報告與發表。發表學術論文是博士後研究人員最主要的成果之一,這些論文的內容和數量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學術地位和職業發展機會。它也涉及到專業技能的進一步提升。許多博士後研究員會在此階段學會如何申請研究經費,也會參與到教學和指導的工作中。雖然教學通常不是他們的主要職責,但許多博士後會被邀請教授本科或研究生課程,甚至會指導碩士和博士生的研究。

 

和學姊的訪談過程可以感覺到她是一位平和沉穩的人,或許最初可能會認為她的個性較為拘謹和正經,不過在後續的訪談可以發現不論是她的研究方向或個人思考都是一位相當有溫度的人。目前學姊主要工作是持續蒐集資料發表學術文章、到不同學校兼課和演講或是出國參加研討會,博士後是一個學術生涯的過渡階段,因此學姊也在不停思考自己未來走向。學姊的過往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家庭的影響,或許未來會因此走向教職工作,也可能會培養其他專長轉而到其他產業就職。至於學姊是受到家庭何種影響、為何會走向學術的道路、研究方向是如何發想以及成為博士後研究員的心路歷程都會在本篇文章中詳細說明。

由家人推薦的人社系

學姊的父母都是從事高等教育的工作,因此從小便對學術和教職工作有更多認識,尤其母親和學生的關係特別好,經常會邀請學生到家裡一同吃飯,這樣的情景也令學姊對教職工作多了一份憧憬。高中時學姐考量到自己數學能力並沒有非常理想,選擇了一類組就讀,當時擔任了班上的輔導股長,間接收集了許多不同科系的資料,不過仍然對要選哪一類科系沒有頭緒。於是後來找了身為大學教職員的父母相談,當時學姊對圖文創作有些興趣,父親首先推薦了台師大的圖文傳播學系。不過考量到圖文傳播學系需要修讀數學和程式類課程學姊便稍加退卻,後又推薦的交大的人文社會學系,因為在當時是新興的科系,學姊也一向對社會科較感興趣。最終兩個科系都順利錄取了,在兩者的抉擇下,她主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興趣取向。當時她了解到客院成立的背景脈絡是為了客家文化的保存跟傳播,課程涵蓋的面向也較廣泛,和自己想要學習通才式的社會學科的想法相契合,另外身為新竹人的她對於同在新竹的人社系也較有好感。在這種背景下,學姊可以說不僅沒有需要和家人溝通就讀人社系的理由,反而是由家裡主動推薦因此未曾有過摩擦。

與人社系的高度相容

剛進入人社系時,學姊最印象深刻的是需要學習客語這件事,因為過去不論是家庭背景或學習經歷都很少有機會觸碰的客家語言和文化的機會。對於自己而言算是一個很新穎的經驗,可能最初會有些衝擊,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越發覺得有趣,最終甚至考取了客語的中級檢定。另外當時學姐也在文化產業學程和人類學社會學學程間猶豫,仍對於自己的興趣不太明確,最後是在上過一些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課程後,被課程內容及老師的教學風格吸引,選擇人類學社會學學程。學姊曾在課堂上有田野調查的經驗,當時的訪談場域是幼兒園,主要在了解目標對象的日常生活。除系上課程有在接觸田野工作外,學姊也有同為社科領域的朋友固定會在竹北地區做田野,因此時常會與她共同在竹北的各個地方訪談和調查,這些田野經驗加深了學姊對社科專業的興趣。雖然當時周遭同學許多都轉到如管科或外文等外系,但基於對系上課程的熱愛學姊並未有過轉系的念頭,想要將精力都放在人社系上以符合自己的學習步調。

課外學習與思考研究所方向的方式

除了修讀系上課程之外,學姊大學還擔任了校內心理諮商中心的志工。至高中起,學姊就對心理學方面感興趣,而擔任志工便是大學階段在心理領域的實踐,令自己能親身投入心理諮商的場域。心理學後來便成為了學姊學術文章的基調,不論研究題目或是接觸到的對象都和心理學領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將心理學視角融入進了社會學調查當中。這份工作讓她結識了許多其他科系的同學,讓她了解到人社系以外領域的思考方式。除此之外,對她而言志工工作是一份能凝聚不同人的平台,在這裡大家的感情都很深厚,是在大學生活中非常難忘的回憶。另外學姊也曾參與系上和別系合辦的迎新活動,有以學妹的身分參加過也以學姊舉辦方的身分投入過,兩次都是在大學於自己而言珍貴的回憶。

到了大三大四開始思考畢業出路的時候,據學姊所言家庭的影響仍發揮了很大作用,從小對於教育和學術領域的耳濡目染令她也對這條道路有了興致。對於可以透過教育的方式幫助他人,彼此間又有互相支持的關係的狀態感到嚮往,而後在和老師同學的聊天過程中也越加確認自己對於學術走向的意願,雖然仍未有足夠自信會繼續走向博班,但在申請研究所的志向上已經有明確想要嘗試的想法了。當時在抉擇人類學還是社會學的過程中最決定性的因素是一堂課中的兩個文本,一是顧玉玲的「我們」,二是藍佩嘉的「跨國灰姑娘」,雖然兩個讀本都是關於移工議題,但在書寫的方式上差異甚大。前者以菲律賓移工的故事區分出他們與我們的意涵,透過了解我們在生活中容易忽視的他們,進一步審視我們、認識自己,作者雖不是人類學家卻是以非常人類學的形式書寫出這份作品。後者則是以報導文學的形式記錄外籍幫傭在台灣尷尬的短期契約身分,雖在台灣有固定工作但卻不得享有公民權如同童話故事中的灰姑娘,是一本以社會學形式撰寫的社會結構性剖析作品。在兩部作品之間,學姊更為偏愛後者,此後便決定偏向社會學的方向,這也是她自己認為很合適判斷志向的方式。

學姊說到在申請研究所時自己本身的自信是非常不足的,或許是從小自己便是較為悲觀的個性,心想若未申請到研究所就需要嘗試出去找尋其他工作了,幸運的是最後仍有成功考上。到了研究所,對學生的要求開始不同,必須將讀本消化的非常透徹後轉譯成自己的語言,並且也會負擔更重的讀本量。這種情況一開始還不太能夠適應,但後來是以健身的比喻來說服自己,如同健身是透過重量訓練破壞肌肉纖維以達到肌肉成長的目標,在學術研究的層次上同樣是以加大自己閱讀的負荷量來讓知識與思維成長。在研究所的階段,學姊對於社會學的熱情仍然未減,不過回過頭來看學姊還是希望當時能多方探索,在研究所階段容易接觸到不同的群體,可以觀察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在碩班容易和老師有比較多的相處,學姊當時有擔任研究助理的經驗,實際觀察後就發現身為老師的一些煩惱,例如升等、備課、處理學生情緒和生涯等議題。

博士後研究員的現況

目前博士後的工作是由研究機構提供薪資並和指導老師討論研究方向,大部分的指導老師都不會過分限制研究員的發展方向,於是博士後將能在這一個過渡的階段充實自己的作品,在完成不同研究的過程中累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博士後的生活型態比較接近自由業,能自己決定工作時間和內容,只不過定期會有年度考核回顧一年間發表的文章和參加的研討會。通常到了博士後的階段仍充滿不確定性,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待在學界,不論是正職、兼職還是以專案的形式。不過也有人會轉到NGO或其他組織,甚至也有人培養其他不同專長轉而到留學顧問公司任職,可以說是以訓練自身學術能力為主的自我探索階段。學姊當前的規劃是專注於個人的學術研究並準備應徵高等教育的教職工作,平時可能會出國參加不同研討會、到大學兼課、批改學生的文章,有趣的是在不同學術場合依然經常會遇到人社系上的老師,得以互相交流和聯絡。

主要研究主題與過程中的個人省思

學姊主要研究方向是安寧病房的參與觀察研究,這個主題的方想是源於學姊個人的經歷。在她18歲那年母親過世了,最後階段也有受到安寧照顧的經驗,雖然當時面對身離死別較想像的和緩,但也會心想他人或許會感到非常痛苦。因此開始思考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去分析是什麼因素去影響內心,以及這樣的環境是否有什麼被外界忽視的視角,主要源自自己想要幫助別人的心。此篇研究聚焦在凸顯臨終照護是需要具備專業的照護知識與技能,然而社會的文化腳本卻片面的演繹居家善終的理想狀態,形塑了家屬對臨終病患的選擇,忽視了選擇過後的一系列照護過程所需的工作。此為選擇的邏輯與照護的邏輯間的矛盾,照護的邏輯需要醫療人員與病患家屬間不斷溝通協調才得以達到共識,確保病人生命末期的品質。在蒐集研究資料的階段,學姊一周大致會到病房三次,因為是取得病房主任的同意因此拜訪的時間可以較為彈性。平時會和醫護人員共同開會、查房,也會在志工舉辦的各項活動當中幫忙,非常融入在這個場域之中。待在這個場域難免會接受到許多刺激和震撼,學姊便經歷過才剛結識一位病患隔幾天床位就空了,也有許多人到了最後的時刻仍有許多心願未達成,例如無法親自看著孩子長大。這時會提議讓病患已寫信或綠影的形式和孩子有所連結,死亡並不是空無一物,也能以各種形式留下些什麼。對學姊來說這次的研究經驗帶給自己的更多是心靈上的成長,真正意識到人生真的很短,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篇研究在建構安寧病房的隱性工作的層面就如同社會學在重構一些平時比較沒有那麼被重視或看不到的勞動一樣,研究的貢獻之一就是將在這個過程中比較看不到的工作顯現出來。學姊此篇和過往的研究都同時帶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影子,據學姊描述心理學較關注一個人的思考,例如會深掘人們內心是如何面對死亡、過去的家庭背景所帶來發展上的影響以及是什麼內在動力讓人們一直走不出來。 社會學則關注外在結構,例如個體跟家人的關係和跟醫療人員如何互動,他們所認為最好的抉擇其實在那個脈絡裡可能不一定是適合的,因此會觀察在中間產生如何的落差。心理學比較關注一個個體,社會學較為關注個體和個體間的關係和作用,而兩者都以幫助人為出發點。

結論

對於人社系,學姊認為彈性和自由探索是人社最大的特色,可以在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產業等領域廣泛的學習。針對學姊的專業領域社會學她則表示最重要的是跳脫個人的視野,可能會對一些社會機制進行分析,去了解不同族群是否會有不平等的差異,雖不在追求絕對的公平但仍希望能盡可能的兼顧到不同群體的需求。若是對就讀博士感興趣學姐則表示可以先觀察自己目前對閱讀和產出文字的方面有沒有些許成就感,在專業的學術場域中可能需要具備對文獻與研究的熱情並能耐煩。或許平時的工作都是以痛苦為基調,但時不時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例如學姊曾收到陌生人的迴響,他找到了學姊的email並寫信表示自己對於她的研究深有同感並深受感動,或是對她的研究領域感興趣而邀請來演講分享,而有時也會有第一線的護理師或社工對於被這樣的研究成果深度同理感到感動以及病人家屬對研究感到共鳴。若以更小的層面來說,閱讀文獻時突然有一個感應發現文本所要傳達的意思也是一種樂趣。

而在大學階段學姊則建議可以先試著想想自己的夢想工作,再依據這份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去思考如何增進自身以及這樣的生活是否是自己追求的。另外也可以嘗試從小專題開始,培養自己的實作能力,或是出國交換和參加課外活動,多方探索人生的不同面貌,積攢一些大學屬於自己的故事與過往。大學不應拘泥於專業知識的吸收,知識本身是日新月異的,更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以及學習如何學習。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在生活中要觀察許多事,從較大的國際形勢、社會議題到距離自己較近的職涯規劃、職場環境都需要培養自己的敏稅度,這樣的能力是在任何場域之中都能發揮作用的。最後,以學姊引述一位老師對人生的看法為結:人生本身便充滿不確定性,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在岸邊發現有趣的砂石,便小心地取了一些,吸收到了養分也改變了河的流向,最終形成以自己為名的人生長河。